Search


流浪地球中,中國過了一個年
黃智賢

1
  • Share this:


流浪地球中,中國過了一個年
黃智賢

1
中國過了一個年。
中美還是僵持。英國脫歐進退維谷。法國黃背心沒有了結。
全球各地還是一樣,充滿讓人遺憾的事件。
但半個中國回了家,團聚過年。
然後啟程,回到工作崗位。
中國,我們這個14億人口的大國,靜靜的,順暢的完成了兩次地球上最大型的人口移動,渾不當一回事。

2
今天的春運,因為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,高鐵和飛機航班。
所以回家過年,和以前,已經不可同日而語。
當然,因為大家都有車,堵車是必然。
一趟下來,也可能要開十幾個小時。
但回家,已經不是以天計,而是以小時計。
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 ?

3
這是證明了,號稱基建狂魔的中國,幾十年來的埋頭苦幹,已經讓大陸基本上,成為可以用鐵路,高鐵,和高速公路完整連結的有機體。
任何一個城市,幾乎都可以快捷的連結到另一個城市。
孫中山夢想的,親手擘劃的建國大綱和方略,在2019的今天,廓然成形。
而也很清楚的看見,汽車,已經幾乎是中國的家戶標配。
硬體的完整性,放在全世界的平台比較,中國,應該已經是優等生。
這是一個大國的”形”的長成。
但一個大國之所以可以國強民富,豈能只有”形” ?
“形”全了,還得”神”也足。

4
幾千萬人選擇出國過節。
國內所有景點,人潮洶湧爆滿,幾乎是暴動般的場景。
這是說,人民有了錢,也有了閒,可以休閒。
朋友,我們說的,可是14億人的娛樂。

5
看電影成為過節必備儀式之一,春節的電影總票房,超過了70億人民幣。
當流浪地球這部媲美好萊塢的的科幻特技電影,震撼春節票房,影評和全球媒體時。
這,標誌了另一個時代的開始。
從劇情,片花和流出的片段來看,水準絕不能小覷。
過去100年,全世界看的電影,始終主要是西方電影,尤其是好萊塢電影。

我們被訓練,用好萊塢的眼光和價值判斷,來觀看自己的人生。
我們沒有辦法說自己的故事。
因為強勢的技術,足夠大的國內市場,文化優勢和通路的宰制,好萊塢在全球許多國家,壟斷了大部分的電影市場。
當然,各個國家,都有自己嘗試的逆襲。
但從流浪地球這部足堪與好萊塢科技大片平起平坐的電影裡,我們看到了,中國的電影產業,已經有怎樣的基礎。

6
而電影,加上電視節目和音樂的創作能量和商業機制日漸成熟。
這,標示著中國人,可以用我們自己的聲音,講中國的故事,述說中國人自己的情感。
這實在是太過精進,太讓人驚異,無與倫比的進步。
但,這還不是完整的”神元俱足”。

7
中國要真正的復興,可以說出動人的中國故事,真正的關鍵,是人。
是一個個有血有肉,有著喜怒哀樂,愛恨情仇的人。
是買票進場的觀眾,是明星、導演、編劇,和所有的幕前幕後的小螺絲釘。
不只是各行各業的大腕,也不只是年薪數十萬人民幣起跳的中產階級。
更是街邊小店的店員,是送外賣的小哥騎手,是為下一代打拼的農民工。

當我們的國家,有了堅實的基礎建設,紮實的科技底子,厚重的歷史傳統,和充滿創意想像力的未來時。
我們切切要為我們14億,每一個平凡的同胞,尋找愛與尊嚴。

8
扶貧,是大陸政府在2020年前,誓言做到的工作目標。
以過去的歷史紀錄看來,大陸立下的施政目標,還沒有做不到的。
而除了城鄉差距,還有另一個在快速滾動的現代社會裡,很重要的課題。
那就是讓在各種崗位和階層的人,即使身處競爭嚴酷的職場,都可以在工作中,尋得專業的尊嚴,公平的升遷,和足夠的福利。
讓年輕人可以懷抱對未來的希望。能夠被真正尊重,也學會尊重別人,更得以愛人與被愛。

在地球的流浪中, 中國過了一個年。
中國,可以述說自己精彩的故事。
讓我們,一起努力 !

(本文發表於今日中國時報)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這塊角落,獻給每一位對權勢高傲,對不義鄙夷,永遠高傲鄙夷的人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* 黃智賢世界中每一篇文章請原文分享轉貼,媒體引用請全文轉載或並載明出處。 * 這不是媒體或公家機關。這是我的臉書。留言者請自重。
這塊角落,獻給每一位對權勢高傲,對不義鄙夷,永遠高傲鄙夷的人。
View all posts